烈日下,白色的防护服显得特别耀眼。
9月15日,在漳州开发区的各个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正用汗水和坚持,为阻断疫情传播尽着最大的努力。
清晨,昨夜忙碌到深夜的漳州开发区第一医院护士林小玲经过不到4小时的休整,一早就与同事在海滨学校核酸检测点集结,在海滨学校检测点为需要检测的居民服务。
露天广场上,已搭起巨大的红色遮阳棚,棚里整齐摆好了十余张桌椅。清点物资、摆放采样器械、手消液……上午9时许,李彬茹和同事完成准备,第一拨儿上岗采样。炎热的天气下,不到10分钟,衣服全部汗湿,汗水沾湿眼睑。“没办法搽汗,只能把眼睛睁得再大一些,让视线更清楚。”李彬茹说。
“我是接到社区居委会通知来这儿做核酸检测的。”现场医护人员核对完肖大爷身份信息后,李彬茹已准备好咽拭子,“来,摘口罩,张嘴,抬一点儿头,使劲‘啊’……”李彬茹将棉签伸进居民的口中,在咽后壁上转了三圈,“好了。”李彬茹说着,麻利地将咽拭子顶端折断装到保存液里,拧紧密封。从登记到完成采样,仅用了二十几秒。
“我们一定要严格采好每份标本,疫情防控在你手中,采集一定要到位!要做好手卫生,一人一采一消毒......”漳州开发区第一医院院感部主任黄芳琴说道,“要做好个人防护,也要带上组内的信息大家员做好防护,教会她们正确穿脱防护用品。”从8月底以来,漳州开发区第一医院出动医护人员65人次承担了全区7万余人次的核酸检测工作。
“姐姐辛苦了,加油!”听到来自七岁小女孩的暖心鼓励,在芯云谷检测点连续奋战四个小时的陈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两天,她收到了许多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阶段的陌生人的鼓励话语:“疲惫时,想想这些暖心的瞬间,我知道我们不是独自在战斗。打赢这场仗,我们有信心!”
除了医护人员,漳州开发区党员干部、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也一直活跃在核酸检测点。
漳州开发区交通运输局(公用事业管理局)的李健、黄朝阳作为本次被抽调的党员干部,被分配负责全区8个核酸检测点的垃圾处置和转运工作。随着我区全民核酸检测工作的开展,大量核酸检测废弃物也随之产生,收运处置核酸检测废弃物,成为疫情防控工作整体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为确保核酸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李健打起十分精神对待废弃垃圾处置和转运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为了尽早完成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14日晚,社会发展局、各个社区干部就通过社区群、小区群、社区广播、入户等方式,动员组织全区居民前往就近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居民们都很支持,很配合这项工作。”石坑社区干部贺丽娜说:“虽然辛苦都也感到欣慰,平时的宣传现在起到了效果。”去年以来,贺丽娜所在的石坑社区反复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这次全区核酸检测,大家都很自觉佩戴好了口罩,主动保持社交距离,还提醒我们也要注意做好防护。”
现场还有许许多多身披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站在烈日之下,虽然声音沙哑,但仍不断地用话语、动作,让排队的群众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有序排队。
为期48小时的核酸检测工作还在继续,漳州开发区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医护工作者、党员干部、社区干部和志愿者还在他们的岗位上坚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漳州开发区“防疫”屏障将越来越坚实。(许小燕)
核酸检测开始前,医护人员合影
医护人员完成工作后在朋友圈写下的话
汗水浸湿衣服
换班,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合影
医护人员摆造型合影
脱下防护服后,上半身衣服湿透
摘下手套后,医护人员被汗泡皱的双手
清运消毒核酸检测废弃物
清早,党员干部开始搭设帐篷
志愿者协助行动不便的群众
志愿者维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