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六比一看】漳州开发区:抢抓新机遇 培育新动能 迈出新步伐

【六比一看】漳州开发区:抢抓新机遇 培育新动能 迈出新步伐

新闻来源: 漳州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1-10-09

  初秋时节,热意不减,走进漳州开发区项目建设现场,大型设备隆隆运转,工人们加班加点、紧排工期,一批优质项目正加快开工落地,企业技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处处涌动着产业振兴的滚滚热潮。

  当前,漳州开发区正处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的关键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漳州开发区认真按照漳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从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寻找新机遇,在改革创新中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立足现有产业和设施基础,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健康食品产业、现代物流产业、文旅健康产业、数字化产业等,打造“3+2”产业体系,奋力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富美新漳州建设中担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项目为王:打造“产业磁场” 引来“源头活水”

  抓经济的关键就是抓产业、抓项目。近年来,漳州开发区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引擎”,以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实体经济为根本,以产业项目为抓手,加快构建以制造业为基础的“3+2”产业体系。

  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是漳州开发区在2019年引进的高端商用车制造出口企业,主要生产各类型高档旅游客车、城市客车、物流车和特种车,销售到澳门、香港、澳大利亚、日本等地,随着一辆又一辆零排放、零污染、低噪音的纯电公交车走出国门,威驰腾已掌握了国内领先水平的车辆制造工艺。在威驰腾的带动下,CKD汽车配件项目和一禄通特种车项目纷至沓来,呈现出快速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CKD汽车配件项目所生产的全铝车身因其轻量化、耐腐蚀性强的特点与威驰腾不谋而合,该项目建成后也将成为威驰腾车身供应商的选择之一。

  在漳州开发区,诸如此类受“产业磁场”吸引集聚的企业还有不少。连日来,在金钱(漳州)实业有限公司的厂区内,货车来来往往,将生产的饲料发往江西、浙江、粤东等地。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额达2.3亿元,在整个养殖业低迷、原料价格上涨的形势下,相较去年同期实现销售收入逆势增长26%。如今,金钱(漳州)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所需的豆粕、豆油大多来自开发区的中纺粮油(福建)有限公司,而糖浆则是由漳州白玉兰精糖有限公司提供,开发区逐渐完善的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配套,临近港口能够节约大量运输成本,成为金钱(漳州)实业有限公司逆势增长的主要“密码”。

  “引进一批企业,突破一个关键技术,就可能拉动一个产业。”这是漳州开发区上下形成的共识。近年来,依托港口优势,开发区还积极布局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并确定了围绕海洋工程装备、海底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上风电装备、海洋电子信息装备等产业进行招商,逐步实现产业集聚。

  年初,中国首艘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开始钻探作业,而该平台35英尺多功能钻塔和单立管储管架等核心部件由漳州开发区企业豪氏威马(中国)有限公司建造,该公司自投产以来,为杨德努集团、招商重工等国内外知名海工企业交付了包括起重机、铺管设备及钻井设备等在内的多种海工设备。

  和豪氏威马(中国)有限公司一样,中信重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项目也是漳州开发区布局海洋工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项目。7月19日,中信重工漳州公司举办徐闻项目海上风电单桩发运圆满收官仪式,标志着中信重工漳州公司历经三百多个日夜的奋战后,按时完成了国家电投徐闻风电600MW海上风电单桩项目建设的全部计划。此外,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瞄准海上油气开发服务平台的巨大国际市场需求,在今年成功研发了平台生活区模块建筑。

  产业链是发展重要的“生命线”。汽车制造、食品加工、海工装备制造……受产业“磁场”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开发区集聚。“产业链上缺什么就招什么”,围绕现有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项目、资源优势、市场空间等,漳州开发区正高质量绘制产业链闭合招商图谱,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谋划引进一批发展潜力好、提档升级快的项目,提升链上企业核心竞争力。

  
服务为本:全程“妈妈式”呵护 为项目安上“助推器”

  着眼于招引项目的同时,漳州开发区大力提升营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项目的落地、投产,2021年,漳州开发区市级以上在建重点项目16个,新开工4个。

  漳州开发区厦装新能源装载机制造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将建造大吨位新能源电动装载机研发制造基地,目前项目正在紧张筹备施工中。项目负责人王立柱告诉我们:“从立项审批到施工许可,开发区各相关部门主动上门、全程提供精准服务,为项目开工建设扫清了障碍,争取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为提升入区项目审议效率,开发区印发了入区项目评价评审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快项目落户进程。针对重要项目,相关单位联合成立工作服务专班,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等问题,同时梳理相关材料帮助项目提升审批服务效率。

  “你们的工作效率真高,这下我们的施工证终于可以办了。”8月19日,随着漳州中南高科产业园项目经理黄先生在交地现场接过漳州开发区不动产登记处颁发的不动产权证,漳州中南高科也成为开发区首家享受“交地即交证”服务的企业。今年5月,开发区不动产登记处紧跟漳州市的步伐,开启“交房(地)即交证”的登记服务新模式,以往的项目从缴清土地出让金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至少要耗时1个月,如今缴清当天就可以拿证,在帮助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同时,还便于企业开展抵押贷款等经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了建设资金紧张的难题。

  今年来,漳州开发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及“六比一看”等活动为抓手,营造“比学赶超、加快发展”良好氛围。当前一批批优质项目在开发区各部门提供的“妈妈式”服务帮助下落户、开工、建设,开发区产业振兴与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加快,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

  
创新为要:技改激活力 助推“老树发新芽”

  技术改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增添了新的动能。近年来,漳州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帮扶企业加快技改和新品研发,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提速增量。

  如今,走进漳州开发区首钢凯西钢铁有限公司的连续酸洗车间,就能看到经过短短15分钟的“洗涤”,原本锈迹满满的“黑钢”摇身一变成为闪着光亮的“银卷”。2020年首钢凯西投入2000多万元,通过员工自主设计、自主制作、自主安装,成功将推拉式酸洗线改造为连续酸洗线。新的酸洗线投产以来,公司产品开发能力大幅提升,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下降,为首钢凯西扩展酸洗板、冷成形板等业务市场抢占了不少先机。今年1至8月,首钢凯西产值突破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

  无独有偶,福钢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二期技改项目也在近期投入使用,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产品订单连年攀升,生产产能逐年扩大。为持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金属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去年10月,福钢在漳州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下,投入近3亿元进行项目扩建,同时分批购置自动焊接机、智能化仓库设备、自动化装配线等智能化设备,一个生产、物流、仓储系统一体化的智能化工厂就此诞生,预计达产后可新增产值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

  此外,中纺粮油(福建)有限公司去年改造的小包装生产线也已投用,新的生产线为企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今年上半年产值创下新高;豪氏威马(中国)有限公司耗资1亿元打造的全新喷漆车间已于7月投产使用,正在进行的机加工车间技改工作将新增自制回转轴承功能,使轴承交期减少10周,同时增加25%的产能,项目预计于2022年建成;中信重工漳州公司对厂区进行的改扩建项目也在稳步进行中,二期技改完成后,预计产能约12万吨,产值约15.36亿元。

  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改造成就企业的差异化优势,让“老树”焕发出新的生机,这其中最大的动力来源于漳州开发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优势。上半年,漳州开发区逐渐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结合“3+2”产业发展方向共发布出台7个产业政策,与现行正在实施的总部经济、新能源汽车、平台经济等产业政策构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9.7%;1-8月,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98.15亿元,同比增长65.0%;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7%。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漳州开发区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立足新起点,漳州开发区将继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新视野、新担当、新作为,全力以赴推进转型再出发,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为新时代新福建、富美新漳州建设作出新贡献!

招商局集团网站群

股东单位网站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