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山,看得见海……
与厦门隔海相望的漳州开发区,看似近在咫尺,曾经却远在天涯。想触碰它,得跋山涉水。
随着时光的推移,路修了,桥通了,厦门湾南北两岸变通途。
25年间,漳州开发区交通飞速发展,推进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改善百姓的出行,构建形成一个方便快捷、选择多样的交通出行系统,绘就了一幅山海通达的立体综合交通画卷。
》回忆
农渔为生 交通不便
老陈的家在漳州开发区石坑村,九龙江出海口,与鼓浪屿隔海相望。
25年前,老陈还是小陈,石坑村还叫打石坑村,到处是荒山野岭,家家住的都是简陋的平房。
老陈的家,出门不远就是海。彼时,全村人以农渔为生,出海打渔,种水稻、地瓜。农闲之时,就上山打石,再讨讨小海,生活清苦而悠闲。
“村子与厦门隔海相望,鼓浪屿近在咫尺,可要去岸那边,很是折腾。”老陈说,得先去屿仔尾码头坐船,一天两趟船往返。木船有些破,风浪大时,船摇晃得厉害,头晕眼花,胃里翻江倒海。
山路崎岖,没有公共交通,村里人出行也极不方便。
村里人出门买东西大多去港尾镇,坐着拖拉机,三五成群去赶集,要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走很长时间。集市很热闹,马路很窄,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
当时,最让村里人头疼的还是孩子的读书问题。由于交通不便,教育情况也是差强人意,老陈小学勉强在本村的学校读,初中就必须到浮宫上学,骑车需要一个多小时。赶上周末,想去同学家串门,从石坑村到大径村得翻好几个山头,半天时间才能到。还必须一大早就出发,午饭后和同学聊聊天就得匆匆往家赶,回到家时天色已晚。
》变迁
修路建桥 拉进城市距离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
招商大道于1994年建成通车,缩短了从石坑到厦大漳州校区的距离, 1997年,开发区北面连接龙海市的主通道——招银疏港公路也通车了,这让老陈和村里人的出行也变得便利多了。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13年5月28日,厦漳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大桥全程约10公里,南连招银疏港高速、沈海高速,北接海沧马青路、厦蓉高速。大桥的建成让原先偏安一隅的漳州开发区与国家高速路网的发展同步,与八闽大地互联互通。同时,缩短了厦门湾南北两岸的行车距离,实现了厦门湾南北两岸人民多年的通途之梦。
“大桥通车前,从厦门岛内驱车到漳州开发区,要经沈海高速绕行漳州、龙海,至少要2个小时”老陈说,“现在从厦漳大桥通行,去厦门只要半小时,切实感受到厦漳同城化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如今,从漳州开发区出发,40分钟可抵达厦门机场、厦门火车站,30分钟可抵漳州市区。城际公交便捷直抵海沧、龙海和漳州市区,融入厦门湾半小时都市生活圈。沿海大通道漳州开发区段完工,进一步完善了开发区南联北拓的公路路网。
便捷的交通,也延伸到了海上。2013年5月,厦门湾“海上巴士”顺利开通,常态化15分钟一班,15分钟进岛从此不是梦。
与此同时,直达厦门海沧的厦漳城际公交K1线同步开通,承载着两地群众渴盼厦漳同城化的美好愿景,正式开启了水、陆公交同步发展的新纪元。
》畅想
期待轨道交通R3线 畅游厦漳泉
眼下,漳州开发区内昆仑山路、店观路、虎甲山路等建成通车,开发区“四横三纵”路网配套正加速形成。以公共自行车、共享自行车为代表的城市慢行系统也日渐完善,出行快慢两相宜。
路修了,桥通了,让当地人看到了更值得期许的未来。
“路好了,杨梅就能卖上好价格了。”店地果农把店观路亲切地称为“一条带动杨梅产业的致富路”。
杨梅是店地果农的主要收入来源,5000亩的杨梅林就分布在店观路两侧。原来,运杨梅出山,路途远。2016年底,虎甲山路、店观路等山地路网建成,汤洋片区到二区的路程从8公里缩短到2.5公里,到三区从12公里缩短到4公里,让果农彻底告别了运输难时代。
当然,还有更让人值得期待的,就是厦漳泉城际轨道R3线,目前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据悉,“十三五”期间,漳州将开工建设福厦(漳)高铁客运专线漳州段、厦门地铁6号线漳州(角美)段和厦漳泉轨道交通R3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建设总里程约112公里,估算总投资约280亿元。
其中,厦漳泉城际轨道R3线尤为引人关注。相关资料显示,这条城际轨道连接厦门和漳州,始于漳州北站,经过榜山、海澄、东泗、浮宫、港尾、漳州开发区,穿过厦漳海底隧道,到达厦门火车站。
》“数”说25年
13座大山
25年来,开发区累计搬掉13座大山,开挖了1.1亿多方土石,完成造地4.39万亩;建成市政道路62公里,形成了区内“四横三纵”交通路网;建成2条110千伏的输电线路、2座110千伏的变电站及6座10千伏开关站,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建成原水工程、净水厂、污水厂等一批基础配套,形成了原水、净水一体化的供水格局。
世界第九
厦漳跨海大桥全长9.33公里,加上两侧的引桥总长度为12.3公里,为6车道高速公路。大桥的造型美观,主塔高227米。桥形为连续半漂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可以满足三万吨级船舶安全通航,采用双塔双索面五跨连续半漂浮斜拉桥形式,在同类型桥梁中其主跨跨度居全国第六、世界第九。2013年建成通车后,厦门湾南北两岸从此天堑变通途。
20条货运航线
目前,招银港区已先后开通近20条至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内外货运航线,跻身“国家一类口岸”,成为“对台货物直航港”和“对金门和澎湖客货试点港”。2015年,探索打造闽赣海铁联运新通道,使福建省铁路与港口首次实现海铁联运。 (郑游楚 庄晓玲 /海峡导报 崔晓旭 孙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