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宜居环境改造】陈少志:做最接地气的征迁人

【宜居环境改造】陈少志:做最接地气的征迁人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23

  “改造旧社区,宜业更宜居,政府真让利,安置选好地......”最近在大径社区内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它出自《宜居环境改造建设五字通》,是由陈少志等人带头,对大径社区宜居环境改造建设征迁方案所进行的总结。大径片区宜居环境改造建设项目是漳州开发区2018年的“一号工程”,开发区政府特从管委会、有限公司抽调68名干部员工,与社区代表、测绘人员组成一个100多人的团队,共同推进这次项目的征迁工作,现任漳州开发区综治办副主任的陈少志便是这批抽调干部中的一员。

  

“三顾茅庐” 用真情走进群众心里

 

  在宜居环境改造建设指挥部,每天早上8点从开始,总能看到陈少志忙碌的身影,在这里他主要负责和法治、信访有关的工作,同时还要带领12个征迁小组中的两个小组开展具体征迁工作。

 

  作为开发区建区以来规模最大的社区改造工程,大径社区征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面临的问题很多。每个征迁小组都由8个人组成,分别负责50到80户左右的征迁工作。指挥部内一块块板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个小组的工作进度,入户宣传、测绘丈量、补偿测算,少了其中任何一步都可能影响到征迁协议的顺利完成。目前项目已开展一个月,陈少志每天都要带着小组成员亲自入户。为了配合征迁户的时间,征迁小组白天“上门蹲点”、晚上“电话预约”,待到晚上10点以后下班早已成了他们工作的常态。但在入户过程中,由于部分社区居民对政策存在误解,常常将陈少志等人拒之门外,即便只是做简单的宣传工作,有时一户也要跑五六趟。

 

  刚退休的许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项目刚出台时许某心里就已经做好了腾房的准备,但等到方案出来后,想到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房子马上就要易主,再加上房产税、产权年限等问题,陷入纠结的许某一下子就暴瘦了十几斤,从此不愿再见客。组里成员经过探讨后,决定还是让经验丰富的陈少志来和老人家沟通。最初入户得到的结果依然是闭门不见,经过陈少志不厌其烦的屡次登门走访,许某终于被他的真诚打动,答应与他聊聊。成功进门后,陈少志便先用闽南语来话家常,拉近彼此的距离,再循循善诱,将方案中政府的让利部分一一讲明,打消他心中的疑虑。经过陈少志的一番调解,许某这才松口说:“谢谢陈主任,道理我都明白了,您让我再缓一缓,过了心里这个坎自然就好了。”看到许某愿意沟通,陈少志心里的大石头也放下了,接下去他打算再多跑几趟,进一步做好许某的动员工作,争取早日签订征迁协议。

 

  “和组员交流、到群众家做工作、召开社区代表座谈会,通过这些工作,我的总结提炼能力、知识结构都大大提高,为民意识更强,人格也更完善了。”陈少志表示工作虽有艰辛,但自己也乐在其中。

  

“五字通” 让政策更加通俗易懂

 

  在征迁工作中,陈少志还乐于倾听群众的心声和意见,了解大家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征迁工作开展初期,宜居环境改造指挥部给每个征迁户和员工都发放了一份征迁方案和征迁问答,这两份文件字数都有一万多字,阅读起来十分费劲。一次社区代表座谈会上,组员苏春花提出征迁方案过于生硬难以理解,希望有人可以帮她讲解讲解,陈少志便想到自己作为法律工作者,前前后后都看了6遍才彻底将方案吃透,其他组员要想读懂,务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为了方便干部员工、群众了解征迁方案,陈少志经过一晚上的思考,整理出两份文件的主要架构,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其重新组织,最终在大家的共同润色下推出了一份《宜居环境改造建设五字通》。“改造旧社区,宜业更宜居,政府真让利,安置选好地......”原本两万字的方案和问答,被缩减到只剩120字,五字一句的表达方式,符合闽南地区的语言习惯,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便于记忆。五字通推出后,宜居环境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黄建国就通过闽南语对其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并制成视频和录音在社区广泛宣传,同时通过印发传单、海报张贴、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将这个特殊的“顺口溜”传遍大径社区的家家户户,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征迁政策传达到每一条街、每一位居民,让居民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有了这份“五字通”,征迁工作的效率明显得到提高,小组成员吴宪荣说:“浓缩就是精华,五字通将政策的要点都归纳齐全,读起来像唱歌一样朗朗上口,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对百姓理解征迁补偿方案效果立竿见影,对于做征迁宣传工作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4+2”法 让干群沟通更加贴心

 

  在担任开发区综治办副主任以前,陈少志曾在法院工作过一段时间,经常做群众的调解工作,因此更清楚群众的诉求和基层的实际情况。这次征迁工作,他将自己原来在法院工作的经验和方法,结合前期参与征迁工作的体会,整理出了一份征迁沟通“4+2”法。其中,“4”指沟通的四步曲,这四步曲可以概括为“四明白四什么”,弄明白是什么人是基础,明白群众诉求是前提,搞明白为什么是关键,明白怎么做是难点。“2”指的是两大具体工作方法,即征迁沟通方法和大径和谐征迁工作法。

 

  在和许婆婆的沟通过程中,“4+2”法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许婆婆如今年纪已经80有余,家里两个儿子却因为分房的问题针锋相对,发展到后期甚至拔刀相向惊动了警方。社区代表得知此事以后立即向陈少志汇报。得到消息的陈少志当即叫来小组内部清楚许家关系的组员打听概况,随后带着与许婆婆熟识的村书记亲自登门探望,详细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和许婆婆的诉求。面对儿子们的大打出手,许婆婆也深感无奈,陈少志意识到,要想让征迁工作顺利完成,必须先解决好这个家庭关系的难题,于是承诺许婆婆一定帮她协调好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在陈少志的帮助下,许婆婆的心结渐渐被打开,问题也解决了一半,离开时老人家还依依不舍地将他们一行人送到了村口。但接下来还得解决儿子的问题,“老人家年纪也大了,希望她不要因为这件事而抱有遗憾,帮她撮合好这件事,不让子孙将怨恨继续延伸,也是我们的荣幸。”离开后,陈少志便开始联系许婆婆的两个儿子,预计从多方下手做好俩儿子的思想工作,既能够解决征迁的问题,也能让许婆婆安心颐养天年。

 

  在8月15日成立的大径宜居环境改造建设指挥部临时党支部上,陈少志正式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他表示,当前征迁工作即将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需要重点进攻、攻城拔寨。一是要对重点人群做工作,取得突破,争取主动权。二是要持续做好宣传工作,用群众喜闻乐道的形式做宣传,将“五字通”设计成漫画、PPT的形式,并通过宣传画、扇子、折页书面载体,让征迁户更加直观形象的掌握政策、让利点;三是要做好下一步的签约、腾房准备工作,并将此作为主要宣传着力点;四是做好临时党支部的干部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多关心征迁干部,保持昂扬斗志,坚定信心。

 

  征迁工作是个民心工程,是为大径人民长远的利益考虑,前期由于部分群众对方案不了解,对征迁抱有抵触情绪。针对这些情况,陈少志将通过召开党员大会、亲自登门座谈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动员工作,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回应、宣传,多管齐下讲清楚政策,让群众明白这是一件依法为民,让利为民的好事,以此展示开发区管委会让利于民的诚意,进一步为宜居环境建设改造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林依妮)

 

 

 

 

 

招商局集团网站群

股东单位网站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