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共同体 打赢脱贫攻坚战
招商局积极主动推进对威宁的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加大力度,自2003年以来开展帮扶项目近70个,有效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十三五”以来,集团聚焦威宁脱贫短板,重点实施健康扶贫战略,彻底解决威宁偏远贫困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切实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9月10日至12日,招商局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胡建华深入扶贫一线对集团在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定点扶贫工作进行调研。调研期间胡建华进乡村、问民情、找短板,对相关乡、县政府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开展督察,与地方党委政府充分交流精准扶贫工作思路。招商局集团董事罗东江、吴安迪、陈佐夫,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石巍等共同调研。
招商局·幸福小镇是招商局定点帮扶威宁“4个1”工程之一。胡建华10日下午来到银龙幸福小镇,见证了这个草海边当年因环保禁渔而生活艰难的小渔村华丽蜕变。幸福小镇建设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银龙村成为了“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富”的示范村,为威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探索出了一条发展道路。
11日上午,伴随秋雨浓雾,一行人驱车近两个小时来到了迤那镇五星村卫生室。一进卫生室胡建华仔细查看了医务人员诊疗纪录,了解老乡对卫生室的看法。当听到群众七嘴八舌说起“看病很方便”、“相信这里的医生”、“医生医术好”,胡建华放下了心,高兴地抱起了小病号。
随后调研组一行认真查看了药房、预防接种、健康检查、卫生档案等情况。五星村卫生室每天接待近百人看病,周围村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每年医保内用药销售额上百万元。得知这样的村卫生室已经建成50间,接下来将覆盖威宁全县六千多平方公里乌蒙山区,胡建华频频点头,“招商局就是要做好这种服务一线的真扶贫项目!”
产业扶贫是威宁脱贫攻坚的四场硬仗之一。近年来,如何发挥“高海拔、低纬度、强日照、大温差”的地域优势,以一产带二三产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威宁县委县政府主攻方向。11日下午,胡建华实地考察了威宁县三大农业产业(马铃薯、苹果、蔬菜)的种植基地,加工车间和大数据中心。围绕山货出山,在前期招商物流威宁公司开展农产品销售试水的基础上,调研组与威宁县主要领导现场办公,充分讨论了如何通过物流联动招商局集团20万员工参与消费扶贫,助推威宁农产品品牌建设,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调研期间,适逢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战略合作项目“宝贝箱——幸福母婴计划”在威宁落地,12日上午胡建华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郝琳娜以及贵州省计生协、威宁县领导一起启动了该项目。
“宝贝箱”计划将为小海和斗古两个乡镇500位准妈妈发放宝贝箱,箱内有新生儿所需要的服装和生活用品,有效减轻孕产妇家庭负担的同时,也为准妈妈们提供生育、养育指导,推广母婴健康教育。胡建华一一查看了宝贝箱内为准妈妈们准备的物品,仔细询问了育儿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对项目进一步落实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12日,在招商局集团赴威宁调研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上,毕节市政协副主席、威宁县长陈波对招商局集团十多年来倾情关怀、倾力支持,为威宁脱贫攻坚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留下的历史性纪念、结下的历史性情缘,表示衷心感谢。为贯彻落实2018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指示精神,希望招商局集团能够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瞄准威宁扶贫短板,助力威宁打赢脱贫攻坚战。
胡建华对长期以来威宁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招商局定点扶贫工作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招商局自2003年对威宁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已十五年,十五年来,招商局以一片赤诚之心,积极参与威宁的社会民生经济建设,与威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威宁发展方向明确,步子稳健,干部群众干劲足、精神面貌好,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招商局备感光荣。胡建华从政府与企业、公益与商业、普惠与重点、短期与长效等几个辩证关系系统分析了招商局在威宁的帮扶工作,着重指出招商局是政府扶贫的责任共同体,在未来两年多时间内,将会瞄准健康和教育扶贫短板,全面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发挥招商局业务综合优势,以物流、金融、农产品等多个端口与威宁开展产业扶贫合作,全力助力威宁打赢脱贫攻坚战。(集团扶贫办/文 威宁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