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庚子鼠年的春节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尤其是对于坚守在防控一线的社会发展局及社区来说,更加的不平凡。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毅然决然投身防控一线,人员排查、疫情监测、出入管理、物资调配、宣传教育、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困难帮扶等各项防疫抗疫工作有序开展,奋战至今,未有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轻下火线。
“我们就是这场战“疫”中社区治理的侦察兵”。作为社区人员排查管控大数据的“硬核”力量,2018年入职的何海辉承担着社会发展局一线信息的汇总分析、填报记录和分解反馈等工作,千线一针的工作岗位需要他每天同时衔接着卫生、医院、公安、外事、社区及排查对象等多部门各类人员,以保障及时、有效地做好人员基础数据库建设和排查防控措施研判支撑。“这个新年很特别、很难忘,对我来说庚子鼠年开始于5208个大数据筛查的电话号码。记得大年初三那天,我们40余名同事共同配合,用了一天的时间完成了对几千个敏感数据来源的逐一回访和跟踪落实”。
“说真的,疫情初始阶段压力极大,任务重、时限紧、经验少,每天实时更新的海量人员排查和数据梳理都是同步进行,边做边学,最后才慢慢摸索出一套经验做法”。社区防疫工作既紧张又严肃,容不得一点马虎和懈怠,24小时值岗和待命是大家的工作常态,长期的一线坚守,即使性格内敛的何海辉也难掩对家人的亏欠之情:“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早出晚归,一天下来和家人寒暄不上几句话,连睡觉都是抱着手机和电脑,唯独担心延误或错过任何工作上的要事”。
“我和其他同事一样,更多的是要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坚定执行工作指令,坚持做好本职任务,即使细微渺小也要将防疫初心不打折扣地转化为责任担当的自觉行动”,何海辉反复强调。“酸甜苦辣,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人民战“疫”中,全区一盘棋,社会发展局和社区更是一个阵地集体,虽然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社会发展局社区管理科“90后”何海辉感慨如是。
战“疫”无个人,每名社区工作人员坚持的都是一份质朴的初衷,希望共渡时艰、取得胜利,不久后在阳光下尽享天清气朗、笑脸灿烂。随着当前疫情防控局面稳定向好,外防输入和内防反弹成为社区新形势下的防控常态。“很庆幸现在的防疫工作可以更趋于纯粹和简单,每日和同事在盘整社区人员排查管控数据时,成果少了但心情却开畅了,也能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提升社区人文关怀方面,以尊重和理解做好相关人员的疏导”。
“……您好。路程辛苦了。这里是漳州开发区防疫工作人员排查管控组……入住的集中医学观察点设在开发区美伦山庄,这边已备妥等候。开发区现温度20℃左右,体感较舒适,请注意保暖,预防着凉……感谢您和家人的配合”。这是3月25日午夜何海辉和同事发给入境来区的瑞典籍一家6口的温馨提醒短信。从斯德哥尔摩、天津、北京、南京、厦门,他们全程56个小时积极保持与入境人员联系和沟通,最终在开发区境外组和疫情防控组的共同配合支持下,凌晨时分妥善完成了机场点对点的医学防护分流,顺利接回开发区纳入集中医学观察管理。“我们需要提前和拟来区的境外人员或其境内亲属联系,一个是阐述解释开发区的防控政策,介绍说明相关措施条件,再一个是了解对方的服务需求,协调解决他们的疑虑和问题。只有做细做实各项工作,在返区接受医学观察期间他们才能更好体会到家的温暖和意义,也更利于我们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何海辉补充道,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东湖新城全体社区工作者的回信给了自己极大的鼓舞,好多社区同事第一时间都在微信群、朋友圈进行了学习和分享。“新形势下我们也将继续坚持一切以民为上,在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的关键时刻,认真做到防疫和发展两不误”。3月20日,社会发展局在特殊时点召开了2020年度的社区工作会,谋划部署新一年业务工作,何海辉也再次毅然投入到社区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
当前社区仍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防线,社会发展局及社区的干部员工发挥连续作战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岗位上,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虽无浓墨重彩,但却温暖人心。(郭晓白 李敬涵/文 罗牧晴 许小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