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台湾民间文化团体参访团到漳州开发区参访交流

台湾民间文化团体参访团到漳州开发区参访交流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28

  9月27日上午,台湾开漳圣王宫庙发展协会组织的民间文化参访团一行160多人来到漳州开发区参访考察。参访团与当地社区群众欢聚一堂,亲切交流两岸民间文化,畅叙同胞之情,并共同举行祭祀典礼。

  早上八点半,漳州开发区石坑社区人声鼎沸,社区群众敲锣打鼓,精心准备了舞龙、舞狮、大鼓凉伞、腰鼓阵等节目,以最高的礼仪迎接台湾民间文化参访团一行。参访团是由来自台中、嘉义、桃园等地的宫庙负责人、宫庙工作者组成,其中近半数的人是首次来到大陆。

  作为此行参访团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漳州开发区的保泉宫,两岸同胞共同举行了隆重的民间祭祀活动,两岸代表组成的主祭、陪祭、同祭,各就各位,依次完成上香、献礼等祭祀程序。保泉宫是当地主要庙宇,供奉的是池王爷——“代天巡狩”神。

  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漳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永祥向来访的台胞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两岸同根同源一家亲,通过此次活动,希望联系海内外亲人情谊,增进共识,促进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闽南文化与海丝文化传承发展。他介绍说,漳州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有优越的自然深水岸线,是国家一类口岸和首批对台直航口岸之一。历经25年的开发建设,昔日的荒山野岭、乱石浅滩已蜕变为一座新港城,这里医疗、卫生、教育配套设施齐全,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并将继续沿着“花园式、智慧化、产业兴、人气旺”的宜居宜业的滨海新城的目标继续迈进。热忱欢迎各位台湾同胞多来走走看看。

  台湾开漳圣王庙团理事长李竹村表示,漳州是开漳圣王文化的祖地,圣王文化作为台湾四大民间信仰之一,早已成为联结两岸人民亲缘、血缘的重要感情纽带,每年都有许多台湾同胞来漳寻根谒祖、拜谒先贤。李竹村说,此次来漳州开发区参访是此次大陆之行的重要一站,两岸人缘、血源、文缘,同根同源,是两岸民众对真善美的追求,两岸有义务共同传承保护好中华文化,这也必将有力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他欢迎开发区同胞多去台湾参访交流。

  参访期间,台湾参访团还参观了漳州开发区的南炮台、厦大漳州校区、双鱼岛等地,对漳州开发区优美的环境和15年免费教育体系印象深刻。参访团的成员有一半以上第一次到大陆来,通过走访参观,台胞们表示:“福建和台湾两地的地缘、血缘、文缘纽带紧密,许多民间文化信仰都是相同的。大陆与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实地参观才真正了解到大陆的进步和发展状况,这对未来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以后可经常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

  据了解,漳州开发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石坑社区保泉宫的“闽台送王船”民俗信仰已是漳州开发区首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积极争取申请市级、省级非遗名录。“送王船”民间习俗是两岸共同的文化信仰,已有300多年历史,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流行于闽台渔村的民间习俗,每逢丑、辰、未、戌年间四年举行一次,是大陆与台湾同胞民间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回乡探亲,寻根谒祖和进香朝拜的“根脉”之一。

  漳州开发区闽南传统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区内有南炮台、郑成功枪城、浦东宫遗址以及一批历史久远的古厝、古树等。此外,还有传播祖师香炉与香火、奉祈池王爷神诞 、游火巷、祭祈“姑爷祖”、蜈蚣艺游境、攻炮城、大鼓凉伞等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与宗教信仰,这些民俗文化与台湾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此次活动对增进同胞亲情,加强民间文化交流,增强两岸文化价值认同,促进两岸未来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吴清海)

  


  


  


  


  

招商局集团网站群

股东单位网站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