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涉企案件中反映的各类问题,帮助企业获得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预防和降低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企业在履行合同时可注意以下事项及提示。
提示一: 请按约履行合同义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企业和客户之间订立的合同如果不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即为受法律保护的有效合同,双方有义务严格遵循约定,全面履行合同。无论是单位改变名称、企业股权易手,或是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办人变更,都不能成为不履行合同的理由,这也是维系和企业商业信誉的重要保证。
提示二:积极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纠纷解决方法
经济形势的变化往往导致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建议不要轻易选择主动违约、解除合同、或者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与客户平等协商、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更加有利于减少损失,即便是在诉讼程序之中,接受法院主持下的调解将也更加有助于企业利益的保护。
提示三:尽量通过银行结算
当在确定付款方式时,无论是付款方还是收款方,除了金额较小的交易外,请尽量通过银行结算,现金结算可能会给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提示四:注意及时验收货物、提出异议
购进货物是企业经营的日常业务,请注意及时验收货物,发现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请务必在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尽快以书面方式向对方明确提出异议;不必要的拖延耽搁,将可能导致丧失索赔权。
提示五:不要泄露商业秘密
在磋商、履行合同过程中,经常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交易伙伴的商业信息甚至是商业秘密,在磋商、履行合同乃至履行完毕后务必不要泄露或者使用这些信息,否则可能承担相应责任。
提示六:适当行使不安抗辩权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或者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等情形,可及时通知对方中止履行依照合同约定应当先履行的义务,等待对方提供适当担保;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可以解除合同。
提示七:按期提出解除合同的异议
一旦客户通知解除合同而对此存在异议,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异议期限,请务必在约定期限内向对方以书面方式提出;如果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无法支持;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异议期间,请务必在解除合同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法院起诉,否则法院将不能支持对合同解除的异议。
提示八:请履行减损义务
如果的客户违约,不管是什么理由,都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由此产生的合理费用将由违约方承担;如果消极对待、放任损失的扩大,对于扩大的损失法院将无法予以保护。
提示九:注意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客户拖欠货款现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时有发生,请注意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两年,也可能出于维系与客户关系等因素不愿意在两年内采取提起诉讼、仲裁等激烈措施,为了保护的权利不至于因为时间流逝而丧失,可以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以向对方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等可以证明主张权利的有效方式进行处理;发送的信件中务必要有催请尽快支付拖欠货款的内容。(风险管理部整理)